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新聞專題 > 三好校園> 〔三好校園〕打造樂讀新視界 光正國中享閱讀

三好校園

字級

〔三好校園〕打造樂讀新視界 光正國中享閱讀

【人間社 趙志霞 台中市報導】 2022-01-10
台中市大里區光正國中6年前引進《人間福報》推動讀報教育,連續3年獲選「三好校園」實踐學校,去年更榮獲全國閱讀磐石獎;學校打造「樂在閱讀,享受閱讀」的舒適環境,讓學生把閱讀變成美好習慣。

校長張祥宜表示,光正國中位於大里工業區內,學校原本是台糖公司的甘蔗田,1996年創校招生,由於學生家庭背景多元,自6年前引進《人間福報》、3年前申請「三好校園」,閱讀風氣、品德薰陶,都有長足的進步。

在學務主任蔡佩勤、設備組長許紘緯兩名推手努力帶頭下,學校由讀報教育到三好校園,老師以身教、言教帶領孩子行三好,作為閱讀與品格教育的指標,讓每個孩子都能躍為發光的那顆星。

去年,學校以「做中學,教享閱—樂讀新視界」為主題,獲2021年全國閱讀磐石獎。張祥宜引用法國啟蒙時期思想家孟德斯鳩的話:「喜歡讀書,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,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。」

學校去年落成的新圖書館,以工業風打造,票選命名「覓圖」」(ME TOO),意為尋覓屬於自己的圖書館,一起到圖書館享受閱讀的樂趣。值得一提的是,新圖書館的門面,是由前校長林進東節省父母喪葬費捐贈,更有意義。

張祥宜指出,學校從基本的閱讀、理解、表達,一步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,再舉辦辯論比賽來驗收成果。師生參加台中市辯論比賽,學生組年年獲獎、教師組更獲得五連霸佳績,去年教師組與學生組獲雙料冠軍,這些都是多年耕耘的成果。

校方也向教育局申請雙語高階計畫,有12名不同領域教師在課程中融入雙語教學,例如公民課以說英語的方式來交換禮物;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,更自3年前起推動國際教育週,已舉辦過韓國週、日本週及越南週。

去年受疫情影響,但學校的國際教育不停擺,與韓國榮光女中進行視訊線上共學一年。去年的「越南文化週」活動,兩校一起線上討論國際移工權利議題,並透過蓋手印宣誓活動,支持移工人權,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。

校方除了向家長與社區廣宣「三好」理念之外,並設置布告欄裝置藝術、成立「青少年服務團」、「三好校園榮譽卡」表揚等;教師也運用「三好」推動班級經營,增強學生待人處事能力,以鼓勵內化品德修養。

9年級班導師林幸瑜表示,她自學生7年級開始,就將「三好」帶入班級情境式教學,鼓勵學生「說句好話」來進行「換位思考」,不僅減少學生爭端,班級氛圍漸入佳境,全班更在園遊會中發起愛心義賣,將義賣所得全數捐入學校教育專戶,幫助需要的同學。

8年級學生黃稘恩表示,他自入校後即主動加入「青少年服務團」,每週四下午都去社區運動公園打掃、撿垃圾,也參加校外「和平使者」淨山活動。他說,「存好心、說好話、做好事」就是提升品德最好的方法。

學生張瑋宗說,他喜歡閱讀《人間福報》,因為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正向又不受時限的報紙,因疫情之故,他格外關心地球環境生態災害問題,透過讀報瞭解環保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,減少碳足跡及海洋汙染等,用環保救地球。
12345678910第1 / 15頁
追蹤我們